<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情文化 » 民俗风情 » 岁时习俗

        拜年

        时间: 2022-01-26 17:30:15
        来源: 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拜年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朝、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初一早上作揖、磕头拜年之俗代代延续。拜祖宗、拜家中老人、拜族内长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城市和南部地区拜年不再磕头,改做鞠躬弯腰行礼。乡党见面抱拳互致问候:“年过的好!”

        初一黎明,全家人都要换上新衣。早晨太阳不出来就要吃早饭。早饭各县都不一样,礼泉、乾县、武功以及北五县吃浇汤挂面、臊子面、烙面或饸饹,泾阳、三原等县有些地方吃饺子。“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无论家庭平时经济状况如何,年饭都求尽量丰盛。

        吃罢早饭,父亲带着儿子先拜祖先神主(牌位),给自家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拜过年后,再去本族五服以内的长辈家中拜年。长辈把早已准备好的花生、枣、核桃、糖等招待品拿出来,装进拜年孩子的衣袋里,也有发给压岁钱的。大户家族要整整拜一天。既是联络感情,又是认祖归宗,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家族中的宗亲关系。

        北部地区早饭后婆婆领着媳妇们为家族中长辈逐户拜年。过去新婚夫妇给长辈拜年,要磕囫囵头,即男女双方一手搂住对方,一手互挽,头脸相贴,同起同落,大礼参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