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情文化 » 民俗风情 » 生产习俗

        【咸阳民俗】毡匠

        时间: 2022-09-28 15:35:00
        来源: 咸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 地情信息科
        责任编辑: 王昕
        【字体: 打印

        毡匠是会擀毡技艺的人,为了谋生为别的人家擀毡,制作毡的一个职业。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包,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从此,擀毡技艺在咸阳境内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毡匠”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

        咸阳境内民间毡匠主要制做毡帽、毡靴,以及居民铺炕用的毛毡。所用原料以黑白羊毛为主,也用牛、兔等家畜杂毛。毡匠一般由两人组成一个作业单元,工具有特制的弹羊毛大弓、铺坯料用的竹帘一块、竹弹弓一副、弹弓弦用的臂博子一具、木质五尺(尺子)一根等。

        工艺流程。找一向阳避风场所,架好弹弓,将原毛弹好备用。按所需尺寸,将弹好的羊毛摊洒在竹帘子上,薄厚均匀,喷上一定数量的小麻油、黑豆面粉和少量水,接着卷帘。用长条凳斜支两块木质门板,系上两根皮条绳,把卷好的坯料竹帘置门板上,两人并排坐凳上,赤脚踩蹬竹帘,手持绳头,有节奏的上下滚动,反复蹬搓,俗称洗毡,直至合适,放开竹帘,修整边沿即成。

        毛毡的规格根据主人的需要设计,一般分为“四六”“五七”和“满炕”三种。由于用料不同,毡的名称也不同。用山羊毛擀的毡叫沙毡,用绵羊毛擀的为绵毡,用杂羊毛擀的称灰毡。毡匠们为了美化毡面,丰富花色品种,制作出挂面毡、堆花毡、贴花毡,纹饰有黑白相间、红绿相间的“富贵不断头”“勾连万(卐)字”“单(双)宝葫芦”,以及变形雷云纹、花卉瑞草等吉祥图案。

        此外,大户人家还附带擀制一些畜用的鞍垫,其状呈椭圆形。一般人家只做一些毡帽、腰带、袜子等小件什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类匠人淡出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