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我们公司特种焊接班荣获咸阳市唯一一个‘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这沉甸甸的奖牌,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认可,更是莫大的鼓励。我们是一家军民融合的民营制造企业,最初几十人,如今发展到400多名员工,并跻身集制造、研发、批量生产等融一体的中大型军工行列。去年产值2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可翻番。”省劳模、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曙光兴奋地说:“我们从事着崇高的军工事业,我们的产品精度高、责任大,不容许有一丝一毫差错。”
多年来,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特种焊接班是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优秀团队。
人人有特种操作证
特种焊接班成立于2005年。现有职工20人,平均年龄38岁,均为大中专学历,其中高级技师8人、技师5人、中高级工7人。主要承担军品等配套产品的焊接任务,焊接技术为一级焊缝并多次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的焊接工作中。
走访这家公司,从上到下,总有一种对特种焊接班员工的仰视和羡慕,因为他们是工匠,且人人拥有带条码的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我早年一直干焊接工,2004年进入特种焊接班,很快适应工作需要,也见证了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步走向辉煌的全过程。就说我所在的这个班组,始终是老中青三结合,发扬着‘以老带新、以新学老’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企业跨入军工行列,产品多、任务重、精度高,有的配套工件焊缝多达60个,加之壳体材质不同、厚薄不一,最薄的如同一页纸,仅有0.8毫米,所以焊接时要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有时要屏住呼吸,不敢喘大气。”51岁的王卫来说。
焊接工种既是手工活,也是细发活,他们接触的工件有合金钢、钛钢等有色金属焊接,要根据不同材质考虑热时效温度、时间和打压等要素,焊接工要一手拿焊枪、一手送焊丝,双手并用、一气呵成,壳体的厚薄也决定着使用焊丝型号的粗细,最关键的是,焊接时手绝对不能抖;有时他们会在摄氏800度的焊接溶池里长时间高温工作,身上的蓝色辐射服变成了灰白色,可见工作多么辛苦。
在特种焊接班工作现场,几位工友正在苦练操作技术,切磋手臂稳定性。他们把一个类似圆圈的钢构工件,端直套在右臂上,吸气鼓劲,笔直的伸展且纹丝不动。
“这一负重物体至少五六斤重。”26岁的王臣说:“我来自乾县阳洪镇,进厂有两年多了,如今不管是环缝、纵缝、角缝、仰缝、爬坡缝我都能干。我体会到,年轻人一定要掌握一门手艺或技能,凭手艺自立、靠技能自强,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王臣已是特种焊接班里的技术标兵,月工资多次拿过万元以上;2020年,他荣获公司优秀员工。
个个都是能工巧匠
“学技术、练硬功,争当技能标兵”“守纪律、比思想,赛技能、显风格”这两条醒目的标语常年悬挂在操作间的墙面上。“这既是我们的共识和‘班魂’,也是我们每名成员践行的诺言。”现任特种焊接班班长唐军龙一语道破。
在不足百平方米的工作现场,窗明几净、环境整洁,工具、工件等物品摆放有序、十分清爽。
“最近企业正在开展‘大干六十天,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劳动竞赛,每天要焊接十多套壳体,任务重、加班多,大家分秒必争、追赶超越,抢工期、赶进度。”
32岁的张龙身着工装、头戴防护罩,手拿焊枪正在焊接工件,焊枪与焊丝接触发出“滋滋”声,不时有蓝光在闪烁……那全神贯注的神情,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敬佩。
在企业的荣誉室,与曾在特种焊接班工作16年的前任班长刘战伟座谈,今年初已履新职,主管全厂设备调度。他如数家珍回忆道,特种焊接班是一个光荣的团队、先进的集体,个个是能工巧匠,焊接的套件每条焊缝都要经过X射线探伤室拍片,合格率100%,若有一个小毛刺或小失误,必须返工。因为配件产品要确保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不能有一丝一毫差错。由于大家共同努力,这个团队几乎年年被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并荣获陕西省第六届“创青春”创新创业三等奖、军工突出贡献二等奖和省总工会命名的“梦桃式班组”等奖项。
谈及这些荣誉的取得,刘战伟真情流露:“一是我们每次接到新任务都会对新材料、新数据、新工艺等进行集体‘会诊’,集思广益,心领神会;二是严格按操作规程、技术参数运作,严把质量,精益求精;三是走出去、请进来,拜师学艺、不断‘充电’;四是得益于‘创新、团结、拼搏、奉献’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
“我每次在车间巡回检查设备运转时,只要走入特种焊接班,犹如一个‘强磁场’,吸引着我摸摸这儿、瞧瞧哪儿,不知咋咧!驻足逗留的时间很长、很长……”刘战伟满眼噙泪哽咽地说。
初入懵懂不解风情冷暖,洗尽铅华方知天高云淡。日久生情啊!他毕竟在这个团队砥砺奋进了16个春秋,这里是人生大舞台,曾经饱蘸汗水描写过青春、彰显过华章,这里是人生大熔炉,曾经散发过热量、闪耀过光芒,真的,他眷恋那手持焊枪、“匠心”点亮的峥嵘岁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