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和种业振兴行动,推进良田、良法、良技、良机、良制深度融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目前,我市粮食种植面积515万亩,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加工能力西北第一。
我市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质资源普查,突出旱地、水地小麦育种研发和新品种选育,优化品种布局,全面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全市良种覆盖率97%以上,对粮食增产贡献份额45%以上。同时,全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万亩方田”,创建数字化农业应用、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示范区。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12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5万亩。
我市全面开展推良技强支撑,提升粮食产量行动,进行小麦播种质量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提升两大行动,实施每亩播种量30斤、深松深度30厘米、化肥3层分施,机械进地一次性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5项作业工序的小麦宽幅沟播机应用“3335”技术;每亩5千株,深松深度30厘米,化肥3层分施,机械进地一次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5项作业工序的“5335”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一喷三防”、“一喷多促”、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防控等减量增效技术,强化防灾减灾,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在此基础上,我市创建绿色高效“吨粮田”“吨半田”,引领高产优质新模式,开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推进高效管理新模式,建设粮食加工全产业链,全力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全市创建绿色高效“吨粮田”65万亩,三原县陂西镇东毛村“吨半田”小麦平均亩产795公斤,创全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同时,全市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机收减损,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6%,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