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详细内容

        福兔迎新春意浓 文化情暖“咸阳年”——咸阳春节期间文旅系列活动综述

        时间: 2023-02-07 09:10:00
        来源: 咸阳日报
        【字体: 打印

        耍起民俗社火,秀出灯光水舞,观看文博展览、互动古装巡游……

        百节年为首,2023年春节期间,我市以“福兔迎新,春暖咸阳”为主题,广泛开展了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喜庆吉祥的群众性文旅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营造了文明健康、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让咸阳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年味儿。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瑞雪红梅 欢喜过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咸阳“合家出游 民俗体验”新春团聚之旅被成功入选,文旅市场呈现出快速复苏的喜人局面!

        精品节目好戏连台 惠民演出别样精彩

        群“音”荟萃,歌唱盛世。1月17日晚,“玉兔欢跃咸阳春”2023咸阳市春节联欢晚会在大秦剧院举行。在欢快的节奏下,激昂的歌声中,展示了咸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今年的春晚有年味,接地气,将咸阳文化民俗展现得很真实。”市民张述利说,三年的疫情让大家心情压抑,百姓们正需要这样红红火火的晚会,提振重新出发的信心。

        不止全市春晚,还有春节戏曲春晚、原创交响音乐会、春节文化展演、音乐水舞秀、盛世嘉年华……春节精品节目好戏连台;在市市民文化中心、福园巷子,在统一广场、咸阳湖畔,文化惠民演出别样精彩。

        “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为国家来讲和免受灾害,谁料想北番主巧计安排……”在凤凰广场,《三娘教子》《苏武牧羊》等秦腔经典选段正在精彩上演,铿锵有劲的秦腔声声震耳,经典折子戏让戏迷大呼过瘾。“这两天,广场上的文艺节目每天都有,热闹又好看,增添了不少过年气氛。”经典的戏曲剧目让市民马晌看得津津有味。

        2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晚,渭城区“穿越古今 相约老街”上元节盛世奇妙夜活动在北平街精彩上演,整条街道人山人海,花灯璀璨,穿越古今,盛景重现,民俗文化、古朴民风,粉黛佳人、玉面郎君,大唐盛世、异域风情……尽情还原着老咸阳城古时上元节的繁华盛况。

        “这样的盛景只有在历史书上才能看到,壮观,震撼!”咸阳市民张军伟激动地说,自己一直羡慕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壮观,如今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大唐盛世的震撼景象,这让咸阳人的自信自豪感更加深厚。

        春节期间,我市在各大广场、福园巷子、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单位,举办了一系列“福兔迎新 春暖咸阳”广场文化活动和文化“五送”活动,通过歌舞、曲艺、秦腔等节目表演,春联、美术等艺术形式,灯光秀、水舞秀、3D星光展等新型科技,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和繁荣了咸阳人民的春节文化生活。

        非遗民俗年味十足 馆院齐献文化佳宴

        从非遗和民俗活动中寻找正宗年味,在博物馆里享用“文化大餐”……为了弘扬咸阳历史文化,展现本土民俗魅力,我市在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了传统民俗表演活动,开展了博物馆文化实践活动,彰显了喜庆的节日氛围,传承了优秀的文化印记。

        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上午8时许,永寿县西村的社火芯子开始“上娃”。村支书米超举着相机,高兴地里外跑着,化装、上娃、绑芯子、穿戏服……每个人的笑脸,都被他定格记录着。

        时隔十年,为了把历史悠久的永寿监军社火重新展示在群众面前,当地群众纷纷出人出力,有小孩的家庭踊跃报名,老艺人们主动出谋划策,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同为重拾记忆中的“社火情”忙碌着。

        非遗集市、民俗展演、古装巡游、竹筏歌舞……在传统社火表演中,在非遗项目展示时,全市各市(区)县将芯子社火、竹马旱船、高跷戏曲、民间剪纸、茯茶技艺等非遗民俗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也让春节氛围更加有滋有味。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2月3日上午,一场以“赏灯猜谜庆元宵、读史学礼贺新春”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在乾陵博物馆内浪漫开场。

        近年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图书馆里品书香,已成为一种新的春节风尚。

        为了让广大市民在博物馆、图书馆内寻年味,在文化气息中过大年,咸阳博物院、乾陵博物馆、咸阳图书馆等地,分别推出文物展览、文创产品制作、免费鉴宝,学唐代礼仪、吟唐代诗词等博物馆活动,开展迎新春民俗文化知识展、少儿绘画展等图书馆展览,让广大民众在体验实践的互动中,在学习观展的感悟中,树立文化自信,畅享“文化佳宴”。

        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精品线路盛情邀约

        俗话说,“正月十五不出年”。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的轮番上演,让热闹祥和的咸阳春节更添人气,吸引了各地游客在咸阳迎新春、游景区、品文化、享美食、赏民俗,乐享新春佳节。

        “咸阳湖的夜景真的很漂亮,竹筏上跳舞的小姐姐更漂亮!”“初五咸阳福园巷子人气爆棚,各种好吃的让人目不暇接,锣鼓喧闹声让节日祥和的热闹气氛呼之欲出。”“袁家村的夜生活,不输丽江!民俗,艺术,现代的完美结合。”“在郑国渠冰瀑前拍照太绝了!”……

        在网上搜索“咸阳旅游”,各种花式夸赞纷沓而至,而“我市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的消息一经发出,更是让咸阳景点一次次“出圈”。

        春节期间,市文旅局推出“穿越古今·品读历史文化、享关中大年·体验特色民俗、亲子度假·共享节日休闲、观展看戏·享文化盛宴”四大新春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向广大市民游客发出盛情邀约,并提醒大家增强安全意识,平安健康出游。

        去礼泉袁家村耍舞龙舞狮,逛年货大集;在武功姜嫄水乡看秧歌表演,吃旗花面比赛;来旬邑鹿野苑挑灯戏雪,听呦呦鹿鸣;游泾阳郑国渠龙盘栈道,参与万元抽奖;到彬州花果山体验“点灯山”,感受灿若繁星的浪漫……

        整个春节,咸阳各大景区人流如织,人气兴旺,文旅消费市场强势复苏。为了吸引人气,促进春节旅游消费,各景区景点加大旅游产品供给,引导广大游客参与旅游休闲,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到了新意辈出的“诗和远方”。

        此外,全市各景区也纷纷充分利用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宣传传播别具特色的文旅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向游客展示了咸阳旅游的独特景象和节日风貌,丰富了广大游客的春节假日体验。

        据统计,截至1月27日下午16时,春节假期7天中,全市共接待游客62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72亿元,袁家村、马嵬驿、乾陵、郑国渠等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实现2019年以来的新突破。

        文化活动为旅游发展增添了魅力,旅游亦带动了特色文化看向更远、走向更长……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时令的分界,也是希望的起点。这个春节,这个属于咸阳人“年”的独有记忆,会在万象更新中积蓄奋力向前的信心,会把红红火火的热闹延续一整个2023。(王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