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疫情冲击的叠加压力,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省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不断释放稳经济效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根据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9.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较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增速稳居全省第二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0.86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00.53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87.78亿元,增长5.2%。
一、农业经济平稳向好,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5.0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增长2.9%,林业增长13.4%,畜牧业增长7.3%,渔业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0.4%。全市夏粮总产93.05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增长1.8%。秋粮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水果产量141.91万吨,同比增长4.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7.56万吨,同比增长4.5%。肉类总产量10.43万吨,同比增长6.9%;牛奶产量19.63万吨,增长4.9%。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110.90万头,同比增长1.6%;牛存栏13.46万头,增长1.1%;羊存栏44.47万只,增长1.1%。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进,能源工业贡献突出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较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四位,较上半年前移两位。其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7.1%。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6.8%、7.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0%。
从七大支柱产业看,装备制造、纺织、能化、食品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2.5%、22.0%、11.4%和10.5%,分别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1、12.6、2.0和1.1个百分点,建材工业增长5.1%;医药制造、电子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6.8%、26.7%。
从行业来看,34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增加值实现增长,占比达88.2%。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2.4%,纺织业增长21.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0%。
从产品产量看,1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67种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增长60.6%、纱增长24.2%、商品混凝土增长21.6%、发电量增长17.3%、电子元件增长15.9%、液晶显示屏增长8.9%、原煤增长3.1%。
从经营效益看,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2.7亿元,同比增长20.6%。
三、服务业平稳运行,生活性行业引领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5%,较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6%,金融业增长5.3%,较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较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由负转正,增长1.4%。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较1-5月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3.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2%。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增,第三产业投资支撑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4.6%,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三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1.7%,增长38.2%;第二产业投资占比25.1%,下降9.7%;第三产业投资占比63.2%,增长24.1%。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2%,民间投资增长2.8%,文化产业投资增长72.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5%。
从项目个数看,全市在库项目417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631个,增长17.8%。其中,新增项目2676个,增长19.7%;亿元以上新增项目340个,增长9.0%。
分行业看,19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投资同比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实现倍增,增长162.9%;教育业投资增长9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9.3%;采矿业投资增长34.5%;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9.5%。
五、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6.45亿元,同比增长13.1%,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较上半年前移2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62.93亿元,同比增长20.9%,高于全省16.8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2.98亿元,增长13.6%;乡村213.47亿元,增长11.3%。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59.72亿元,增长6.0%;商品零售716.74亿元,增长14.8%。
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看,24个类值中20个同比增长。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89.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7%、日用品类增长37.4%、中西药品类增长29.0%。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67.53亿元,同比增长21.3%,较上半年加快6.5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贷款同比增加
前三季度,全市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6.75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8.4%。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6.44亿元,增长2.7%;非税收入30.30亿元,增长26.1%。全市财政支出386.36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5.9%、交通运输支出增长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5%。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证券)本外币存款余额4675.11亿元,同比增长8.4%;较年初新增存款260.61亿元,同比少增160.74亿元。贷款余额2611.46亿元,同比增长13.2%;较年初新增贷款253.44亿元,同比多增11.57亿元。金融存贷比为55.9%,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七、外贸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进口增速接近“转正”
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02.76亿元,同比下降7.1%,降幅较1—8月收窄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32亿元,同比下降12.0%,降幅较1—8月收窄3.0个百分点;进口46.44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较1—8月收窄3.4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0元,同比名义增长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87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2元,增长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74,较上年同期缩小0.05。
九、物价指数温和上涨,八大类价格“七涨一降”
前三季度,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2%,涨幅较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8%,居住类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9%,医疗保健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9%,衣着类下降1.4%。9月份,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克服多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延续平稳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加快、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经济持续稳增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持续推动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抓产业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补短板挖潜力上持续用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