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发改综合〔2022〕53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咸阳市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咸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0月8日
咸阳市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和《陕西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质量和市场运行效率,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高效聚集,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以制度规则统一为基础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畅通循环,有效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注重完善制度,解决制约我市市场体系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市场制度规则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要求相衔接;全力优化服务,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发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作用,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积极构建富有咸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体系
1.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规范化。完善涉产权纠纷案件执法司法体系,强化执法司法部门协同和区域协同,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持续深化涉及产权的强制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健全数据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促进数据高效合规流通使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创新,优化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效率。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在全市重点领域设立10家以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市场准入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升清单使用便捷性、透明度。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与信用监管等监管方式进一步融合,提升监管效能。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常态化排查整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规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工作,持续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对企业名称库进行清理,释放企业名称使用资源。清理规范审批中介服务,全面推行依清单收费,完善收费监管制度,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加快推进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全面落实《陕西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外资项目核准和备案便利化水平。(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持续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统筹做好增量审查与存量清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方式、标准和监督手段创新,畅通反映和举报违反公平竞争审查问题的绿色通道。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完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配套制度,杜绝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保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各行业、各领域信用监管制度,全面推广信用承诺、信用报告、信用信息自主申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等制度。优化信用支撑营商环境水平,发挥信用惠民便企服务作用,开展信用修复进企业活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统一的守信激励和严重失信主体认定标准。(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发改委、人民银行咸阳中支、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5.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完善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与周边区域互联互通,建立健全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数字化建设,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支持建设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各类流通企业信息化应用改造,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中欧班列长安号,争取设立陕西自贸区咸阳协同创新区,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提升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风险应对综合能力,加快建立储备充足、反应迅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物流站点等设施水平和承灾能力。(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动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落实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机制,优化重要信息发布渠道,推动各领域市场公共信息互通共享。持续做好市场主体信息公示,运用数字新技术不断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便利市场主体信息互联互通。依法公开市场主体、投资项目、产能等信息,促进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配置,引导供需动态平衡。(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体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咸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机制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机制,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及做法。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职转办、市行政审批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进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落实和完善“管办分离"制度,将平台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各类公共资源。提高平台规范化运行水平,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和招标投标领域CA数字证书全国互认。分类健全各领域公共资源出让或转让规则,引入招标投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性方式,完善交易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鼓励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交易规则。鼓励交易平台依法发展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项目入场交易,在巩固建设工程类、政府采购类、土地招拍挂电子化交易的基础上,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完成进场交易。(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级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统筹推进要素和资源市场体系建设
9.推动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统筹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推动“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在秦都区、高新区、经开区推行“标准地”供应方式,积极推进“跨省通办”“跨地区办理”,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机制。按照“县域平衡为主、市域调剂为辅、省级统筹重点保障”的占补平衡模式,积极推进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探索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地方式,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加快建立统一交易平台。围绕稳就业扩就业系列政策体系,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落实常住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助力企业依法享受高效的动产融资服务。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完善我市监管标准。开通企业上市bet3365标准版_365bet足球_365登录平台服务绿色通道,强化企业上市培育引导,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鼓励发展私募基金。充分发挥陕西省债券市场合作自律机制作用,强化信息共享、风险防控、合作创新,积极谋划优质主体企业债券、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绿色债券、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推动债券市场要素引向重大战略、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发展供应链金融,大力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依法依规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筑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底线,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咸阳中支、银保监分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加快融入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强化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评估,加强科技资源、科技信息交流互动,提升技术贸易服务水平,推进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秦创原总窗口同各县市区的联动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共建共享。积极参与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联盟建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与各产业相互赋能,健全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和安全保护规范体系,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流动、开发利用。(市科技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加快与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协同发展。在做好能源保供的前提下,做好煤炭有序减量替代,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动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鼓励城镇燃气等油气企业参与国家现有市场交易活动。统筹推进区域电力市场与国家市场协同运行。推动全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及履约监管,促进煤炭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推进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深入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参与融入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跨区域大中型灌区农灌水权交易。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扩大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在全社会使用和采信范围。(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商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力
14.推动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链,谋划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推进实施重点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提升计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精准谋划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支撑性重大项目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项目。(市工信局牵头,市级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健全商品质量体系。落实质量分级制度,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加强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深化资质认定改革,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业务。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加快国家棉纺织品及服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推动建立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构建咸阳市产品伤害监测体系。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鼓励更多外贸企业参与“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为企业搭建“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品牌发展交流平台。(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支持社会团体和企业研究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强化标准市场供给。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提高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强计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积极参与研发一站式计量校准服务平台,实现测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建设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探索建立标准物质量值验证和质量追溯工作机制。支持各类企业依法平等参与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强化标准制定过程中立项公示、意见征求、通告发布等环节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积极参与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标准化交流协作。(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持续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创建活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和加强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鼓励引导实体经营企业开展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提升消费者售后体验。推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畅通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完善纠纷在线调解机制,建立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消费纠纷在线解决(ODR)试点工作,促进纠纷源头治理。完善服务市场预付式消费管理办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协同机制,探索在住房、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重点民生领域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事项清单,健全纠纷协商处理办法。(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8.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加大质量技术帮扶力度,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申报陕西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及国家级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积极推进对标达标活动。持续开展计量器具监督检查,积极拓展计量业务,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加大检验检测市场整治,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检验报告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市质量强市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
(五)推进市场监管公平公正
19.健全市场监管规则。加强市场监管行政立法工作,完善市场监管程序,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增强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对食品药品等直接关系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领域,严格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对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培训、在线娱乐等新业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统一公正监管,依纪依法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严格处理抽查不合格企业,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建立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组织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培训,加强维护统一市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建立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执法资源,减少执法层级。探索建立依法授权委托监管执法方式,填补部分缺失专门执法力量的行业监管空白。建立全市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围绕价格执法、打击传销规范直销、消费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推进“西安生态圈”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构建精准有效、优势互补、集群作战、全领域全链条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提升市场监管领域联合执法综合效能。(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1.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加快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各类监管的衔接配合。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推进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基于市场监管大数据的场景化智慧监管项目建设。抓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作用,深入开展“网剑行动”,推动建立跨部门跨行政区域的网络监管协作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新闻媒体、消费者和公众共同开展监督评议。加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规律研究,分类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22.加强反垄断执法。贯彻落实垄断行为认定法律规则,实施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反垄断审查制度,发挥反垄断法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机构改革后反垄断统一执法的优势,持续强化对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事后调查和惩处,加强对金融、传媒、科技、民生等领域和涉及初创企业、新业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经营者集中审查,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强化垄断风险识别、预警、防范。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电网、油气管网等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对创新成果投保专利保险,提供市场化知识产权保障产品。(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3.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全市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反不正当竞争联合执法,保护创新促进发展,激发市场主体竞争活力,提高监管效能、严管竞争秩序,解决网络经营者不正当竞争重大问题,对新业态领域、新型网络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协同开展综合治理。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跨行政区域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移送、执法协助、联合执法机制,针对新型、疑难、典型案件畅通会商渠道、互通裁量标准。(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4.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城壁垒。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十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依法清理废除妨碍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做好增量政策审查工作,以关系民生领域和营商环境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指定交易、限制商品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通、阻碍异地经营、妨碍公平竞争等行为,消除对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加强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合作,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分工进一步优化。(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5.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不得在资质认定、业务许可等方面,对外地企业设定明显高于本地经营者的资质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评审标准。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bet3365标准版_365bet足球_365登录平台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不得将bet3365标准版_365bet足球_365登录平台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在bet3365标准版_365bet足球_365登录平台服务前要求企业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以及提供证明等,不得搞变相审批、有偿服务。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级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6.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相关规定,动态管理全市招标投标制度规则目录。强化对招标投标领域全链条监管,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严禁违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严禁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等条件,严禁违法限定投标人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以排斥、限制经营者参与投标采购活动。推进招标投标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合理规范应用。(市财政局牵头,市级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立破并举、深化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找准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不搞自我小循环和地区封锁,要结合实际不折不扣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职责是:统筹推进全市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会商研判形势、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工作方式创新,约谈违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和突出问题责任人。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成立自查清理工作专班,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
(三)强化工作举措。各县市区、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认真加快梳理蕴含的政策机遇和可能对我市发展产生影响的政策约束,提前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省级部门对接,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杜绝发生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
(四)加强区域协作。各县市区、各部门在工作推进中要注重区域内和跨区域协作,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围绕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都市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探索,健全关中平原城市群合作协同机制,积极总结和借鉴典型经验和做法。
附件:自查清理主要内容
附件
自查清理主要内容
1、全面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2、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
3、全面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
4、全面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
5、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
6、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退出条件以限制商品服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7、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
8、不得在资质认定、业务许可等方面,对外地企业设定明显高于本地经营者的资质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评审标准。
9、不得将bet3365标准版_365bet足球_365登录平台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在bet3365标准版_365bet足球_365登录平台服务前要求企业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以及提供证明等,不得搞变相审批、有偿服务。
10、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11、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严禁违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不得违法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
12、不得违法限定投标人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以排斥、限制经营者参与投标采购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