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赵女士近日与朋友在北京深影国际影城观看《流浪地球2》,在取票后突然发现,票上写的价格与自己购票时显示竟相差一倍多。40元的纸质电影票,线上却花了106元。
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在电影网站和公众号上购买电影票时显示的票价均为点数,而非现金额。“至于点数相当于多少钱,这要看公司采购电影卡时是如何换算的。”
线上一个价,线下一个价,不同时段不同价格,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价格,显示的价格还不一定就是实际的售价,简简单单的事弄得这么复杂,让人不禁头大,无所适从。
有心的消费者可能会花点时间换算一下,比对一下,挑最便宜的一家下手,一般人哪有这个闲工夫一一比对下来,不可能让消费者每个平台都去浏览一下吧?所以,有时候,反而发现线下比线上还便宜也就不奇怪了。
当价格体系太混乱,消费者心里没底时,“到底上哪买好呢”就一直会是消费者内心的一根刺,这样的购物体验其实非常不友好。
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模糊空间。电影票价因为时段的不同,电影院所处位置、设施条件的不同导致价格有差别,消费者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是坐在同一间播放厅里价格可能完全不一样。这里面就可能暗藏一些猫腻。
比如杀生,前段时间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中表示,自己在大连某影院看到,线下大屏中某电影票售价高达300元,引发网友热议。其实,影院也承认这只是展示价格,从未售过这么高的票价。设置价格差,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办理会员卡进行自有渠道拓客。
还有杀熟,杀熟的产生就跟平台掌握了话语权,养成了消费习惯有关,利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信任依赖心理赚取不当差价。
其实何必玩这么多花样,花样太多着实是个困扰,消费者本能排斥太复杂的东西。被算计的感觉始终是不好的,算下来如果真便宜了还好,如果被发现其实只是玩了数字游戏,对消费者就是一种戏弄。
搞那么多花样,最终的衡量标准依然是票价,在大数据下,刻意制造价格迷雾几乎经不起质疑。消费者只要用心比对一下,结果是很容易出来的。那些隐藏于便宜、各种活动优惠旗帜下的价格刺客,一回两回也许消费者发现不了,时间长了难免会露出马脚,到时寒了消费者的心,你说谁会倒霉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